1. 首页
  2. 青春浪漫

好硬好紧 受不了了 揉豆豆的7大指法_大明之云起龙骧

临近年关,即便天寒地冻应天府也很是热闹,顾亭早早起来收拾好东西,还没走到前院就听见两个兄长兴奋的声音。

国子学里的学监先生也要过年,从今天起到年后初五他们都不用去上学,心里自然开心的紧。

“小弟,今天早些回来,二哥带你出去玩。”顾英远远看见人就快步走来,确定他们家小弟病好了这才喜滋滋说道,“今年打了好多胜仗,过年城里肯定热闹。”

“还是别了吧,先生让你抄《尚书》二十遍,哪儿有时间带小弟出去玩。”顾华撇了撇嘴将人推到一边儿,看着弱不禁风的顾亭豪气万丈,“小弟快些回家,三哥绝对有时间带你出去看热闹。”

顾英脸色一僵,咬牙切齿的看着掀他老底的臭小子,捏着拳头就要冲上去,“不就是二十遍吗,跟你没被罚过一样。”

眼看着俩人就要打起来,顾亭赶紧将人拦下,“二哥三哥,娘还在屋里等着,别在外面耽搁时间了。”

他们家二哥三哥是双生子,俩人从小打到大,要不是被压着不能跟着亲爹上战场,这会儿才不会在国子学待着。

十四五岁的年纪,但凡早十年出生就是被拖着上阵的命运,身在福中不知福,军功是那么好挣的吗?

顾亭无奈的推着两个哥哥进屋,觉得爹和大哥不在他就是家里除了娘之外最靠谱的那个,“二哥怎么又被罚了?”

“先生还在上面讲课他就在后面和常茂打起来了,只抄书已经够便宜他们了。”顾三哥幸灾乐祸的走在旁边,双手背后架势十足。

“三哥!”顾亭将他们家又想挥拳头的二哥拦住,瞪了一眼挑事儿的顾华,然后才转过头来问道,“二哥,这次是只抄一篇还是抄全本?”

“小孩子家管那么多干什么,二哥很快就能抄完。”顾英不甚自在的抿了抿嘴,快走几步进屋和李氏打了声招呼,在饭桌前坐下开始埋头吃饭。

行吧,这次是抄全本。

顾亭在炉子边儿烤了一会儿,洗过手后才坐过来,李氏看着性子沉静的小儿子,放下汤匙对另外两个说道,“明年开春,长生随你们一同去国子学。”

“娘放心,有我和顾华在,国子学没人敢欺负长生。”顾二哥拍着胸脯打包票,他们家就这么一个读书的种子,不捧在手心里那还了得?

“你少打几次架娘就满足了。”李氏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,示意顾亭好好吃饭,然后让那两个小子说说这次打架又是什么缘由。

顾亭不紧不慢嚼着饭菜,看着绷紧了身子想说辞的二哥,感觉旁边黑糊糊的药都没有那么苦了。

常茂是鄂国公常遇春家的长子,和他这两个哥哥一样都是不喜诗书的主儿,国子学中大半是勋贵子弟,想好好读书的没有几个,所以他们平日里没少打架,这次估计也是口角之争演变来的,看多了就习惯了。

想来也是,他们出生是战事正吃紧,那时候只有能打才能活下来,读书对他们来说远不如一把刀来的实在。

如果他早出生几年,怕是活不到今天。

顾亭眸光微暗,看着被递到手边的汤药叹了一口气,然后闭上眼睛全部喝光,顾华咧嘴笑的开心,看他乖乖把药喝完于是喂了颗糖过去,“怎么样,还是三哥对你好吧?”

“就知道钻空子。”顾英冷哼一声,低声骂了一句继续垂头丧气的站在母亲面前认错,好像刚才说话的不是他一样。

李氏哭笑不得摇了摇头,让顾亭裹严实些再出去,然后转头在两个惯会惹事儿臭小子脑袋上一人敲了一下,“说多少回了不准在学堂打架,当耳旁风是不是?”

顾华捂着脑袋往后撤了一步,梗着脖子反驳道,“这次明明只有顾英自己惹事,为什么连我也打?”

“需要为娘去查当时的情况吗?”李氏微微一笑,慢条斯理反问了一句,端起茶杯抿了口水然后继续说道,“打架也就算了,竟然在先生讲课的时候打,你们真觉得拳头大将来就有出息吗?”

她不反对娃儿们之间打打闹闹,只是打闹也要分场合,历朝历代只有说武将打天下没有说武将治天下,即便是领兵打仗,目不识丁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。

府邸外面早早备好了马车,福宁蔫蔫儿的坐在马车里,看他们家少爷过来赶紧将手炉递过去,“今天比往日都要冷,我娘说过几天可能要下雪,少爷见过雪吗?”

“见过,大概是五六年前和娘亲在和州的时候见过雪花。”顾亭裹紧了斗篷,待身上的寒气儿散干净这才松了一口气儿,外面实在是太冷了,如果不是必须要出门,他甚至想在家里窝到开春。

福宁搓了搓手,把自己团成一团然后说道,“听说北方的雪才是真好看,咱们这儿就算下也只能在地上积薄薄一层。”

“以后会有机会看到的。”顾亭小声说了一句,太子带着秦王晋王一同去北方巡视,肯定不会只看看新归州府是什么模样。

他们已经攻下大都,将来肯定会打下更广阔的土地,元朝皇帝被打回了草原,却不会甘心占据了数百年的江山就此让与他人之手。

元帝妥懽帖睦尔逃离大都之后,草原上许多部落都归顺了他们,蒙古本就是从草原打出来的,重整部落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,想恢复对中原的统治就必定会经常派兵南下骚扰,应天府地处江南,怎么看都不利于戍边,都城关乎王朝基业,皇帝陛下这时候让太子巡视北方州府,应该已经考虑到将来了。

前些天听爹说妥懽帖睦尔因痢疾驾崩于应昌,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,元廷内部为了政权肯定更加混乱,皇帝陛下不会错过这个机会,接下来怕是还要北伐。

不知道爹和大哥到时候会被派到什么地方,顾亭撑着脸想了一会儿,甩了甩脑袋很快将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念头扔一边去了,打仗那么大的事情,他在这儿胡思乱想起不到半点用处。

年关将至,天寒地冻也挡不住百姓想庆祝的心思,马车穿过热闹的街道很快到达目的地,福宁掀开帘子,将收拾好的书袋递给他们家少爷,打定了主意不跟着下去。

“这又不是在文华殿,老师手边没有戒尺。”顾亭一手扶额对他实在没了脾气,他像是为了出气特意折腾小厮的人吗?

福宁抱紧了自己就是不下去,“我在这里看着马车,咱家马车这么好,万一被人盯上了怎么办?”

此时,人高马大的车夫默默上前一步,纵观整个应天府,宋大学士门前,哪个不长眼睛的敢打歪主意?

福宁:......

大哥,给点面子好不好?

“那我去找老师,你们在外面注意安全。”顾亭抓紧了书袋,叮嘱了一句然后转身进入府邸,愿意在外面待着就待着,马车哪儿有屋里暖和?

府上门房看见马车就已经进去通报了,顾亭也不用人引着,轻车熟路朝着书房而去。

老师是文坛大家,早早就被洪武帝请到身边供着,文人的笔杆子有时候能抵得过千军万马,皇帝陛下自己小时候没读过多少书,却丝毫不敢轻视文人的作用。

除了担任翰林院学士、中大夫、知制诰等官之外,老师还兼任着编修《元史》的大任,修史是个费心费力的活儿,皇帝陛下很会用人,除了编书之外老师仅剩的那点儿时间也都用在文华殿了。

皇子们在文华殿读书,年满六岁就开始进学,都说国子学课业繁多,和文华殿比起来什么都不是,想到提起念书就开始抱怨的两个哥哥,顾亭忍不住叹了一口气,就该让他们去几天文华殿,看看以后还会不会提起国子学就抱怨。

按理来说,以他的身份并不该再文华殿和皇子们一起读书,而是长到十余岁后按部就班进国子学,只是如今在文华殿任教的几位都是当年给他启蒙的先生,再加上太子殿下的请求,所以才造就如今这种场面。

话说回来,他一直觉得洪武帝让他在文华殿读书只是为了让他看孩子,太子殿下已经开始接手政务,秦王对念书兴趣也不大,年满十五之后就再没进过文华殿,晋王燕王和底下的皇子年纪小,闹腾起来天不怕地不怕根本管不了。

挑来选去,年纪合适性子也合适的可不只有他一个吗。

想开一点,能者多劳,连大将军徐达都能被压着当管理文臣的丞相,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?

热门精选